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所在地海參崴(Vladivostok),便位於日本海域。
別以為,習慣低調、謙虛的台灣人是好惹的。文:黃澎孝台灣人、外省人,別說你沒聽過:「要不是我們八年抗戰,你們到現在還是日本奴⋯⋯」的說法。
完全無辜的台灣人,當被告知「祖國母親」已經把他們出賣了,他們的命運已經從「清國奴」轉換為「倭國奴」。「無天可籲、無人可援」(語出:台灣民主國宣言)的「亞細亞孤兒」— 台灣人民只得獨立自組「台灣民主國」。從北台灣的「五堵」、「七堵」到中台灣的八卦山,到南台灣的「六堆」。然而,買來的「船堅砲利」終究只能在「校閱」之中耀武揚威。搖身一變,竟成了「中日戰爭的勝利者」「台灣光復的解救者」。
戰場上卻活生生地讓「日本鬼子」像吃餃子般整碗給端去了。驕傲的「清國人」挟著全亞洲最大噸位的北洋艦隊,挟著中華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「國威」,根本就沒把螳臂擋車蕞爾之邦的「小日本」放在眼裡。報導:黃慧玫(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)|圖片設計:Kato|諮詢專家:蔡長祐(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) Photo Credit: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25歲的陳先生,皮膚很好,從不曾長痘痘。
例如,悶熱潮濕的氣候與環境、容易流汗的體質、皮脂分泌過度旺盛、使用過多造成皮膚毛孔阻塞的保養品、穿著悶熱過緊的衣服等等。毛囊發炎的原因,受到個人體質、生活習慣、季節、外在環境而有不同的影響。蔡長祐指出,毛囊炎是一種皮膚常見的疾病,不論任何年紀、性別、人種,只要有毛髮生長部位都很有可能發生。養成良好生活作息,睡眠充足等。
根據這幾年的臨床觀察,部份患者在使用高蛋白補充品約1~2個月後,臉上出現爆痘,或身上出現毛囊炎的機率增加,但只要能停用並接受治療,都會在1個月左右症狀就逐漸好轉。慎選化妝護膚品,避免阻塞毛孔
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團隊皆會與患者的治療照護團隊溝通與協調,但緩和療護會與治療並行,而安寧照護則會負責主要的患者照護工作。所以,請別把緩和療護和「放棄治療」畫上等號。幫助患者的家屬在失去摯愛後,能走出悲傷。(推薦閱讀:摯愛離世後~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) 不過,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(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ing)提醒,在考量臨終照護前,請務必先慎重思考以下三個因素: 患者生存的渴望或接受治療的意願(尤其是老年患者)。
疾病治療與照護的醫療設備。舉例來說,若化療不再對癌症患者有治療效果,而該患者選擇了安寧照護,化療便會中止進行,但若該患者有高血壓,則控制高血壓的治療仍可以進行。患者在接受緩和療護的階段中,其他疾病治療仍可同時進行,並不拘患者的年齡或疾病的嚴重程度。根據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的資料,台灣的安寧照護服務可分為以下六個層面。
社區化安寧居家療護:銜接基層診所或區域醫院的末期病人返家,以及後續的安寧療護服務。文:黎佳燊|醫學審稿:何懷德醫師 別於以往,面對絕症或癌症末期的患者,隱匿病情已不再適用於現今社會價值觀了。
一般來說,若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時,患者及其家屬可選擇是否要接受安寧照護。緩和與安寧的三大不同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都是為舒緩重病患者的症狀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,且各自會有特殊的專業醫療照護團隊,以滿足其身心靈和情感的所有需要。
緩和與安寧照護目的和考量因素 在台灣,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主要提供給癌症患者,其目的有以下三點: 照顧與尊重患者,並幫助舒緩疼痛。患者寧願被告知疾病真相,也不希望什麼都不知情地死去。縱使安寧照護會納入緩和療護的療程,它們仍具有不同的療護功能與目的,以下舉出兩者的三大區別: 緩和療護可於重病中的任何階段進行,安寧照護只會給予絕症的最後階段,或於生命即將結束前的患者。重要的是,患者在接受安寧照護前,醫師與照護團隊要確保對方清楚理解他的病況。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、診斷及治療 原文標題:不是放棄治療。並且,它可於重病的任何階段進行,不須等到頻死時才開始此治療,其包括像疼痛緩解、營養或心理諮商。
幫助患者完成心願,好讓他臨走不帶一絲遺憾。換言之,緩和療護將患者的治療意願納為最大考量,好讓醫護團隊和家人也都能理解和尊重其心願。
緩和療護可與其他疾病治療同時進行,包括化療、放射線治療,以及免疫療法,安寧照護只會在所有疾病治療都無效後才進行,但仍可抑制症狀或副作用,此為舒緩症狀,並非治療疾病。緩和療護如何進行? 經由緩和療護團隊的多專業協助與支持,包括醫師和醫療專家、護士、營養師、社會工作員,以及至親家屬,患者會更清楚自身的病況,並溝通和討論出自己最想要的療護方法。
所以,如果患者或其家屬發現已無任何治療選擇,而醫師也沒提出其他治療方向,或許該由你主動開口問醫師了。緩和療護可以幫助舒緩疾病的症狀和疼痛,進而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品質。
直白地說,就是無可救藥的地步了,再也沒有醫療方法可以治療,或緩解其疾病繼續惡化。以安寧居家照護為例,護士和醫療人員會固定做家庭訪視,同時也有醫護人員24小時隨時待命,以便掌握患者即時狀況。本文將剖析兩者的功能與不同之處,讓患者得到最好的全人醫療照顧,同時盡可能地圓滿其心願,因此安寧照護也被稱為臨終照護。安寧門診:提供緩和醫療的處置與照顧諮詢、末期臨終照顧、病情告知、悲傷輔導。
不過,當緩和療護再無法幫助患者舒緩症狀時,醫護團隊通常只有以下兩個選項: 繼續增強緩和療護 轉為安寧照護(尤其當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) 安寧照護的意義與服務類型 安寧照護與緩和療護有些微不同,兩者皆可提供綜合型療護和支持,但在安寧照護的醫療設定下,治療疾病的方法將中止進行,不過,身體的症狀控制仍是可以進行。安寧居家療護服務:讓病人能待在熟悉的家中,獲得適當的症狀緩解與控制,協助其順利度過瀕死期、在家善終,或在必要時提供適時轉介。
安寧病房:提供必須住院才能處理的醫療服務,症狀改善後可出院。台灣的安寧照護服務 原則上,安寧照護並不一定要在醫院進行,其他安寧照護機構、護理之家或在家都是可行的場所。
安寧共同照護:由安寧團隊人員與末期病人原醫療團隊合作,共同擬定照護計畫及諮詢服務,提供更全面的症狀控制與緩解、情緒支持以及心理調適。誰需要安寧照護? 過去,台灣安寧照護的服務族群多為癌症末期和漸凍人,但經「住院安寧療護」以及「安寧居家療護」的範圍擴大後,另新增八個疾病類別的病人如下: 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,即失智症(Dementia) 其他大腦變質狀況 心臟衰竭 慢性氣道阻塞 其他肺部疾病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急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 欲了解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施行細則,以及相關醫療抉擇意願書,請至安寧照顧基金會查看。
安寧照護(Hospice care):此照護同樣為舒緩患者的身心靈層面,但不再進行疾病治療。不過,有些人會抗拒安寧照護,甚至是醫師本身也不例外,因為對他們來說,這就如同放棄生命。安寧照護團隊除了有專業的醫師和照護團隊,可能還會有心理治療師和宗教師,為的是要給予患者及其家屬最大的支持。Photo Credit: Hello醫師 緩和療護非放棄治療 有些人可能誤把緩和療護與「放棄治療」混為一談,但其實並非如此。
長照安寧:銜接長期照護和安寧療護間,一種由失能到死亡的垂直連續性照護。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(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)的研究,及早接受緩和療護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,還可助於延長壽命。
在安寧照護的中心思想裡,每個人的生命都相當寶貴,在接受死亡為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時,也應該獲得良好照顧,尊重並幫助患者減輕痛苦,讓他們有尊嚴並完成心願的活到最後嚥下最後一口氣,然後安然逝去,這同時也能幫助親屬度過哀傷以安寧居家照護為例,護士和醫療人員會固定做家庭訪視,同時也有醫護人員24小時隨時待命,以便掌握患者即時狀況。
一般來說,若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時,患者及其家屬可選擇是否要接受安寧照護。緩和與安寧的三大不同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都是為舒緩重病患者的症狀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,且各自會有特殊的專業醫療照護團隊,以滿足其身心靈和情感的所有需要。